李白七古《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天宝二年(742)春,时李白为翰林供奉(待诏)。宜春苑:太子东宫北面之宜春北苑。【《雍录》卷9:“开元二年,玄宗置教坊于蓬莱宫,上自教法曲,谓之梨园弟子。天宝中,即东宫置宜春北苑。”】龙池:兴庆宫内水池。【《唐诗纪事》卷15:“龙池,兴庆宫池也,明皇潜龙之地。”《雍录》卷4兴庆宫:“大兴京城东南角中有坊名隆庆,中有明皇为诸王时故宅。宅有井,井溢成池……后引龙首堰水注池,池面益广,即龙池也。明皇开元二年七月以宅为宫,是为兴庆宫。”《龙池篇》(唐-沈佺期):“龙池跃龙龙已飞,龙德先天天不违。”】
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(李白)
东风已绿瀛洲草,紫殿红楼觉春好。池南柳色半青青,萦烟袅娜拂绮城。
垂丝百尺挂雕楹,上有好鸟相和鸣,间关早得春风情。
春风卷入碧云去,千门万户皆春声。是时君王在镐京,五云垂晖耀紫清。
仗出金宫随日转,天回玉辇绕花行。始向蓬莱看舞鹤,还过茝若听新莺。
新莺飞绕上林苑,愿入箫韶杂凤笙。
【注释】瀛洲:神山名。此指兴庆宫瀛洲门。【《唐六典》卷7尚书工部:“兴庆宫在皇城之东南,东距外郭城东垣。……宫之北曰跃龙门,其内左曰芳苑门,右曰丽苑门。南走龙池,曰瀛洲门,门内曰南薰殿。”】
萦烟:烟气缭绕。《愁阳春赋》(李白):“缥缈兮翩绵,见游丝之萦烟。”袅娜:枝条细长柔软;摇曳。《赠张缵》(萧纲):“洞庭枝袅娜,澧浦叶参差。”《柳枝》(唐-白居易):“两枝杨柳小楼中,袅娜多年伴醉翁。”绮城:城墙之美称。《望故园赋》(唐-杜牧):“缭粉堞于绮城,矗未央于天上。”
雕楹:雕梁画柱。《说文》:“楹,柱也。”《喜雨》(北齐-魏收):“霞晖染刻栋,础润上雕楹。”
间关:象声词。《春游》(前凉-张骏):“鸠鹊与鹂黄,间关相和鸣。”《晚春题远上人南亭》(唐-孟浩然):“春晚群木秀,间关黄鸟歌。”
镐京:西周都城,故址在沣水东岸。此借指长安。《文王有声》(诗经):“考卜维王,镐京辟雍。”【《元和郡县志》卷1京兆府长安县:“周武王宫,即镐京也,在县西北十八里。”】
五云:五色祥云。《宋书-符瑞志》:“云有五色,太平之应也。曰庆云。”《南齐书-乐志》:“圣祖降,五云集。”《宋书-王昙首传》:“景平中有龙见西方。半天腾上,荫五彩云,京都远近聚观,太史奏曰:'西方有天子气。”紫清:天上(神仙居所)。《诗二十五》(东晋-云林右英夫人):“仰眄太霞宫,金阁曜紫清。”《听薛阳陶吹芦管》(唐-张祜):“紫清人下薛阳陶,末曲新笳调更高。”
天回:天旋;指时光流逝。《蜀都赋》(晋-左思):“望之天回,即之云昏。”《新论-惜时》(汉-桓谭):“天回日转,其谢如矢。”《驾出长安》(唐-王昌龄):“天回万象出,驾动六龙飞。”玉辇:天子所乘之车,以玉为饰。《籍田赋》(晋-潘岳):“天子乃御玉辇,荫华盖。”《说文》:“辇,挽车也。”
蓬莱:蓬莱殿,蓬莱池。【《长安志》卷6:“宣政殿北曰紫宸门,内有紫宸殿,后有蓬萊殿。”《雍录》卷3唐东内大明宫:“宫南端门名丹凤,则在平地矣。北三殿相沓,皆在山上。至紫宸又北,则为蓬莱殿,殿北有池,亦为蓬莱池,则在龙首山北平地矣。”】《长恨歌》(唐-白居易):“昭阳殿里恩爱绝,蓬莱宫中日月长。”
茝(chǎi)若:汉未央宫中殿名;也指白芷和杜若。【《三辅黄图》卷3:“《西都赋》云:'后官则有掖庭、椒房、后妃之室,合欢、增成、安处、常宁、茝若、椒风、披香、发越、兰林、蕙草、鸳鸾、飞翔之列。”《杂诗》(晋-张华):“微风摇茝若,层波动芰荷。”】
上林:上林苑,在长安西北。【《元和郡县志》京兆府长安县:“上林苑,在县西北一十四里,周匝二百四十里,相如所赋也。”《三辅黄图》卷4:“武帝建元三年开上林苑,东南至蓝田宜春.鼎湖、御宿、昆吾,旁南山而西,至长杨,五柞(zhà),北绕黄山,濒渭水而东。周袤三百里。离宫七十所,皆容千乘万骑。”】
箫韶:舜乐。泛指美妙的仙乐。《尚书-益稷》:“《箫韶》九成,凤凰来仪。”《奉和圣制过宁王宅应制》(唐-张说):“进酒忘忧观,箫韶喜降临。”
凤笙:笙的美称。《风俗通》(汉-应劭)笙:“长四寸,十二簧,像凤之身,正月之音也。”《凤笙曲》(唐-沈佺期):“忆昔王子晋,凤笙游云空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首四句写“龙池柳色初青”。东风已吹绿瀛洲门前青草,紫殿和红楼在春色里感觉特美好。龙池南柳色尚未全青,青烟缭绕枝条摇曳轻拂壮丽的宫城。接着五句写“新莺百啭”。长长的柳条高高地挂于雕梁画柱,上有美丽的小鸟叽叽喳喳相互和鸣,好像它们早知这儿满园春风。春风将鸟的声音吹入云中,千家万户都有了春天之声。再六句写皇帝出游。这时候君王正好在长安,天上五彩祥云笼京城。皇上出宫仪仗围绕太阳转动,天旋地转玉辇环绕春花徐行。先到蓬莱池看仙鹤跳舞,又过茝若宫听黄莺歌声。末二句结出新意。唱歌的新莺飞着绕过上林苑,它们愿自己的歌声汇入美妙的音乐,一起奏响尧舜世代的《箫韶》美声。【诗意层层相生,丝丝人扣,如行云流水。】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赢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