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
中央气象台预计,未来几日,我国雨带主要位于云南、四川、甘肃至华北、东北一带。其中,四川、甘肃、云南等地还有持续性降雨,叠加致灾风险高。本轮降水过程强度如何?需注意防范哪些次生灾害?7月上旬高温暴雨还将影响哪些地方?
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,在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的控制下,7月上旬,黄淮南部、江淮、江汉、江南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。而在副热带高压西部和北部边缘,北方地区、四川盆地等地则呈多雨形势,其中华北、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,部分地区暴雨,局地大暴雨。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提示,华北太行山区、燕山山区需注意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地短时降水强度强,需关注城镇积水积涝对交通出行影响,海河流域需关注中小河流洪水风险。
此外,7月2日至6日,受高原槽波动和副热带高压影响,四川盆地西部及川西高原、甘肃、陕西、青海、云南等地多降水,四川盆地西部夜雨特征明显。上述地区累计降水量为40至80毫米,部分地区100至250毫米,四川盆地西部局地可超过400毫米,其中较强降水将出现在7月3日至4日,具有明显的夜雨增强特征,最大小时降水量可达70至100毫米。
据自然资源部等部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研判:预计7月2日至6日,四川盆地西部山洪灾害气象风险很高,四川盆地西部、云南西部和南部等部分河流有超过保证水位的气象风险,四川盆地西部和北部、甘肃南部、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发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,四川、甘肃、云南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城市暴雨积涝气象风险高。
“7月上旬,四川盆地西部在总累计降水量、短时降水强度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极端强降水特征。”陈涛告诉记者,气象监测显示,6月下旬以来,四川盆地、甘肃中南部、云南中南部等地降水量已经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至2倍,局地2倍以上。此次过程强降雨持续时间长、累计雨量大、短时雨强强,受影响地区地质条件脆弱,叠加前期降雨影响,需警惕可能引发的山洪、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。
陈涛建议,强降雨影响期间,公众需密切关注相关预报预警信息,避免前往灾害高风险地区,谨防山洪地质灾害,尤其注意交通出行和旅游安全。此外,未来一周,黄淮及以南地区有持续性高温天气,公众需采取防暑降温措施。
赢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